立春后的冬日暖陽照耀著齊齊哈爾市建華區(qū)北華街道曙光村的一排排蔬菜大棚,沐浴著金色朝暉,記者走進一棟正干得熱火朝天的暖棚。
門口幾十袋剛采摘的紅丁蘿卜嬌嫩紅艷,看上去很誘人。清洗、稱重、裝袋……水靈靈的帶著綠纓的小紅蘿卜看著就可愛,年輕的村干部都上手了,忙得不亦樂乎。
左鄰右舍幫忙采摘蘿卜
50歲的男主人時圣君推著一小車“紅丁”向記者走來,陽光灑滿了他微笑的臉龐。他是土生土長的曙光村農民,有著30多年的種菜經驗。時圣君告訴記者,去年11月末開始,他家的3棟溫室大棚先后種下紅丁蘿卜,如今訂單很多,批發(fā)每斤5.5元,這棟棚不到3天就采摘完了,收獲3000多斤,旁邊還有兩棟打算除夕和大年初一再上市,一定能賣上更好的價錢。
在曙光村,黨總支書記劉玉梅帶領3000多名父老鄉(xiāng)親已干了20多年,全村設施農業(yè)、精品農業(yè)頗具規(guī)模。其中設施蔬菜種植面積900畝,日光溫室330棟,葉菜類種植實現(xiàn)一年七茬,每棟經濟效益5萬元至7萬元,全村設施蔬菜年產值在千萬元左右。2014年,曙光紅丁蘿卜被評為全國“一村一品”項目。
走到這棟大棚的另一端,9名農民背對著記者正在埋頭采摘,年齡最大的77歲,最小的也有50多歲。轉身往箱里裝“紅丁”的柳玉寶笑著說,他們都是曙光村民,志愿來幫忙的,不管飯,還沒假期,春節(jié)都不休息,但大家干得可來勁兒了!這些人家家都有溫室大棚,既是“老板”也是“打工的”,身份在不停地轉換。他身旁的楊玉民家里有7棟大棚,夏天種茼蒿、油麥菜、豆角,冬天種紅丁蘿卜,年收入50萬元以上,目前已收獲了4個棚,這幾天空閑,誰家有活兒就去誰家?guī)兔Ω伞?/p>
水靈靈的紅丁蘿卜
曙光村民風淳樸,是遠近聞名的全國法治示范村、省級文明村。北華街道黨工委書記李昕告訴記者,作為城區(qū)的“菜籃子”“果盤子”,曙光村棚室經濟日益壯大,叫響了紅丁蘿卜特色品牌。為了不打“亂仗”,村民們配合默契,錯開種植時間,每年元旦之后,天天都有收獲的大棚,只要把消息發(fā)到自己所在的曙光網格群里,幫忙的人就來了!
說話間,一位老哥不聲不響地走了進來,坐在最前面熟練地采摘起來,那專注的表情,感覺身旁的人都跟“透明”的一樣。
走出暖意融融的溫室大棚,一張張被“紅丁”映紅的笑臉依然浮現(xiàn)在記者眼前。驅車離開曙光村,村頭的中谷花卉市場再次吸引了記者的眼球。劉玉梅介紹,該花卉市場覆蓋全市及黑龍江省西部,村里年收租金百萬元,后面村民的育苗溫室大棚每棟年租金1.7萬元。
四大市場、四大基地、兩個園區(qū)、兩個旅游景點……一二三產業(yè)融合發(fā)展的產業(yè)模式,不僅是曙光村的亮點,已成為整個北華街道深入推進的新賽道。
望著一輛輛滿載紅丁蘿卜的貨車穿過碾北公路奔向市內星光、哈達等果蔬批發(fā)市場,曙光村村民在感受著、思考著,憧憬著更加美好的未來。
閻明明 徐廳 記者 孫昊